前几天跟我表弟吃饭,这哥们才 35 岁,头发白了快一半,喝了口酒就开始叹气:“哥,我现在就盼着 45 岁能内退,再在高中待下去,我身体和家都要没了。” 我表弟是市里重点高中的语文老

高中老师有多苦? 5 个 “难”压垮九成从业者

前几天跟我表弟吃饭,这哥们才 35 岁,头发白了快一半,喝了口酒就开始叹气:“哥,我现在就盼着 45 岁能内退,再在高中待下去,我身体和家都要没了。”

我表弟是市里重点高中的语文老师,还当着班主任,外人眼里是 “铁饭碗、有面子”,可只有他自己知道,这碗饭有多难咽。其实不止他,我身边好几个当高中老师的朋友,几乎都在重复同一个状态:早上 5 点起,半夜 12 点睡,睁开眼就是学生、家长、教案,闭上眼全是评职称、班级纪律、家校矛盾。今天就扒一扒高中老师的 5 个 “致命难”,每个都戳中痛点。

1. 评职称:熬 3 年准备全白费,我同学连哭都不敢在学校哭

高中老师的职称,就是悬在头顶的一把剑,评上了工资能涨一截,评不上不仅钱少,在学校还像 “矮一截”。但这事儿的难度,远超想象。

我同学小敏,在县城高中教数学,为了评中级职称,前前后后准备了 3 年:每天熬夜写教学论文,周末自费去外地听公开课攒学分,还主动接了 3 个竞赛班的辅导,忙得半年没陪孩子过过周末。结果去年评审的时候,名额突然从 5 个砍到 2 个,她因为 “优质课获奖时间差了半个月”,直接被刷下来。

那天她给我打电话,声音都是抖的:“我在办公室厕所哭了 10 分钟,出来还得笑着给学生上课,怕被领导看见说我心态不好。”

这不是个例,某省教育厅 2023 年发布的数据显示,高中教师评高级职称的通过率不足 15% ,中级职称通过率也只有 30% 左右。很多老师熬到 40 多岁,还是初级职称,不是能力不够,而是名额少、要求杂 —— 既要教学成绩,又要论文课题,还要 “人情世故”,比高考还难。

2. 学生管理:半夜 3 点找翻墙学生,我表弟半年瘦了 20 斤

高中老师,尤其是班主任,根本不是 “教书的”,更像 “全职保姆 + 警察 + 心理医生”。

我表弟当班主任的第一年,就遇上过糟心事:有个男生因为跟家长吵架,半夜翻学校围墙出去上网。他接到宿管电话时,已经是凌晨 1 点,穿着睡衣就往学校跑,跟宿管、保安在周边的网吧、便利店找了 3 个小时,最后在一个桥洞下找到学生。等他把学生送回家,天都亮了,早上 7 点还得准时站在教室门口。

“现在的学生不好管,管松了成绩下滑,管严了家长投诉,还有学生有心理问题,得天天盯着。” 表弟说,他这半年来,每天要查 3 次寝、找 2 个学生谈心,还要处理迟到、打架、早恋的事,日均工作时长超 12 小时,半年瘦了 20 斤,体检还查出了高血压。

教育部 2023 年的调研数据更扎心:高中班主任日均处理学生问题超 8 件,其中 40% 是心理疏导、家校矛盾这类非教学事务;近 60% 的班主任,每周至少有 2 天要工作到凌晨。

3. 家长应对:一天接 20 个微信,我朋友被逼到关朋友圈

如果说学生管理是 “体力活”,应对家长就是 “心力活”。现在的家长对孩子成绩看得重,对老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,稍微有点不满意,就会 “连环追问”。

我另一个朋友老周,教高中英语,他有个学生上次月考退步了 10 名,家长直接把他微信 “轰炸” 了:早上 7 点问 “是不是没关注我家孩子”,中午 12 点要 “详细的错题分析”,晚上 9 点又约 “周末线下聊聊”。老周耐心解释了 3 次,家长还是不放心,甚至跑到学校找领导 “反映情况”。

“现在我都不敢开朋友圈,怕家长看见我发个聚餐,就说我‘不专心教书’。” 老周苦笑。某教育机构 2024 年的调查显示,85% 的高中老师每周花在家长沟通上的时间超 5 小时,其中 30% 遭遇过家长的过度质疑、指责,甚至人身攻击。老师既要哄着家长,又要顾着学生,夹在中间两头受气。

4. 同事竞争:改个成绩统计被 “使绊子”,我姐们说 “学校像宫斗剧”

别以为学校是 “清水衙门”,同事之间的竞争,比职场还隐蔽、还残酷。尤其是评优秀、抢名额的时候,“明争暗斗” 一点不少。

我表姐在省会高中教物理,去年评 “市级优秀教师”,她的教学成绩、公开课都达标了,结果提交材料的时候,发现自己的 “学生满意度评分” 被改了 —— 原本 98 分,变成了 88 分,最后名额被另一个同事拿走了。后来她才知道,是那个同事趁她不在,偷偷在系统里改了数据。

“我以前觉得老师之间都是互帮互助,现在才知道,为了一个名额,有人能做出这种事。” 表姐说,现在她在学校都不敢跟同事多说心里话,怕哪句话被 “传出去”。某职场调研平台的数据显示,教育行业的职场竞争焦虑指数排第三,42% 的高中教师表示经历过同事间的隐性竞争,比如抢课、藏资料、背后打小报告。

5. 家庭兼顾:孩子半年没见他醒着回家,我表弟老婆差点提离婚

高中老师把时间都给了学生,留给家人的,只剩下疲惫和愧疚。

我表弟结婚 8 年,孩子 6 岁,可他陪孩子的时间加起来,还不如孩子的班主任多。每天早上 5 点出门,孩子没醒;晚上 10 点回家,孩子已经睡了;周末要么补课,要么开家长会,好不容易休一天,还得在家写教案、改作业。

有次他孩子生日,他答应陪孩子去游乐园,结果临时被学校叫回去处理学生打架的事,等他忙完,游乐园都关门了。孩子抱着他的腿哭:“爸爸,你是不是不爱我了?” 他老婆也跟他吵:“你把家当旅馆,把孩子当空气,这日子没法过了!”

某教师家庭调研显示,68% 的高中教师每周陪伴家人时间不足 5 小时,超半数面临家庭关系紧张的问题,甚至有 15% 的教师因为工作太忙,导致婚姻出现危机。他们是学生眼里的 “好老师”,却成了家人眼里的 “坏爸爸”“坏老公”。

别只看见 “铁饭碗”,多看看他们的 “不容易”

其实高中老师的累,从来不是 “上课累”,而是被评职称、管学生、应对家长、同事竞争、家庭矛盾这 5 个 “难” 缠得喘不过气。他们拿着不算高的工资,却承担着远超其他行业的压力 —— 既要对学生的成绩负责,又要对家长的期待负责,还要对学校的考核负责,唯独忘了对自己负责。

当然,也不是没有解决办法:学校可以优化职称评审机制,少点 “虚头巴脑” 的要求,多看重实际教学能力;家长可以多给老师一点信任,别把所有压力都推给老师;老师自己也要学会 “划边界”,比如固定家长沟通时间,别把工作情绪带回家。

毕竟,只有老师轻松了、安心了,才能教出更优秀的学生。希望大家下次再看到高中老师的时候,别只说 “你这工作真轻松”,多一句 “辛苦了”,就够了。

关注老犟,带您了解教育。



上一篇:宗庆后丑闻曝光!2个私生子身份有疑,妻子、情人、女儿有泪和痛    下一篇:没有了    


Powered by 365综合商城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